
早期封闭的小隔间,到开放式办公,再到几家企业在一个空间里的共享式办公,办公空间逐渐变得更加开放、自由。现在,一些“前卫”的公司甚至彻底抛弃了实体办公室,实现了完全的线上办公。更加灵活多元的办公模式,可以帮助企业更好地控制成本、提高效率。办公室作为一个流动的空间,受到了时代需求、价值观、科技和文化的极大影响。

19世纪中叶,阴暗的账房让人们开始关注办公室这一概念;20世纪80年代,模块化挡板的使用,让格子间如雨后春笋般涌现;20世纪90年代至21世纪初,开放式办公空间逐渐取代了曾经主张效率至上的传统办公形式;而如今,随着自由职业者数量的增加,和基于对临时、灵活的办公空间和创造性合作的需求,远程、共享办公的热潮正席卷全球。
隔间模式最早始于20世纪60年代欧洲的Bu?rolandschaft——办公室绿化。工位以更为有机的模式来分布,并通过植物和家具来松散地划分区域。
然而,这种随心所欲的开放式布局并不适合所有人。在20世纪80年代,便宜而有效的模块化隔板使得世界各地的办公室里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出大量小隔间。它们允许办公空间个性化,并可以适时调整以适应公司和员工的需要。
在办公空间有限,且需要容纳多名工作人员的情况下,格子间的出现使得每个人都拥有独立的活动空间,避免了因互相打扰而导致的效率低下。
20世纪初,现代办公家具形式开始有了较大的变化,如金属家具、旋转椅、打字工作桌等。人体工学的研究,强调椅子要能适应人体脊椎,要能高低调整、前后倾仰及旋转,以方便工作及存取文件。

1968年推出的屏风系统家具,包含了屏风、工作台面、吊挂储存系统,因而改变了办公室传统风貌。其功能完备,确立了系统家具在办公室中的主流地位,使系统家具的观念与优点逐步深入每一个办公室,开放式空间规划形成一股潮流。其影响遍及全世界,也开启了往后系统家具市场百家争鸣的时代,各厂牌先后提出各种不同概念主张的系统家具,使系统家具成为办公家具的主流。办公家具与信息科技的发展,和工作形态有着密切的联系。随着科技日新月异,传统的办公家具越来越不适用于新的办公环境,系统家具正逐渐成为主流。未来的办公家具取决于未来的市场环境,它必须以人性化为前提,配合办公室自动化的需求及虚拟工作站的理念,结合信息网络成为个人工作站的模式发展。-END-